淡水龍蝦養殖適應環境
龍蝦生長適宜水溫為24℃-30℃,當溫度低于20℃或高于32℃時,生長率下降,水溫15℃以下時幼體成活率極低。
飼養水域晝夜溫差不能過大,仔蝦幼蝦晝夜溫差不要超過3℃,成蝦不要超過5℃,否則會造成重大損失。
一般均能自然越冬,為防較大寒潮襲擊,可將越冬成蝦放在較深的養殖池中,并在養殖池西北角搭擋風墻或防寒棚。
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方法和環境
澳洲淡水龍蝦1992 年從澳大利亞引進我國,具有個體大、長速快、食性雜、耐低氧、適應性強和出肉率高等優點,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歡迎,成為國內養殖推廣新品種。
一、生活習性
澳洲淡水龍蝦屬熱帶蝦類,可生存溫度為5-38℃,適宜生長水溫為22-32℃,適合在我國南方養殖,喜弱光,喜歡利用天然水體中的洞穴進行棲息,尤其喜歡生活于水草豐富的淺水水體和流動水體。該蝦適宜的pH值為6.0-8.5,所需溶氧一般為4-6mg/L。澳洲淡水龍蝦雜食,對蝦配合飼料及魚肉、貝肉、黃豆、南瓜、麥片等各種動植物性餌料都適合投喂。
二、養殖池條件
面積與水深:澳洲淡水龍蝦人工養殖優選可種養水草的土塘,通過種養水草,為蝦提供棲息場所。不具備種養水草的沙底或水泥底高位池,通過一定的改造和條件設置,同樣可用于澳洲淡水龍蝦的人工養殖。
養殖池條件:周圍環境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好。面積以不超過10畝為宜,一般為3-6畝;水深不宜超過2米,以1.2-1.5米為宜。長方形走向,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增氧。
進排水系統及防逃:養殖池具備獨立的進排水系統,可控制水位。進出水口需加攔網,防止蝦外逃。進水口需套加雙層100目紗網,防止敵害生物或野雜魚進入蝦塘。
增氧設施:澳洲淡水龍蝦具有耐低氧特性,一般無水草的養殖池3-4畝配一臺1.2kw的增氧機,安裝在池中央位置,最大程度保持水體流動,充分增氧。一般晴天,白天無需開啟增氧設備,只需夜晚開啟即可保證養殖過程的溶氧需要。
棲息物設置:高位池養殖,棲息物采用稻稈、麥稈、玉米稈、野生無毒無影響水質的喬生植物捆綁成把,同時,廢棄輪胎、瓦罐、PVC管及各種人造洞穴等皆可作為棲息物,多種棲息物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棲息物面積占養殖面積30%以上為宜。
三、放苗
放苗前準備:放苗前,養殖池需清洗干凈,并曬干后進水。水源可采用天然無污染河流水或地下深水。放苗前,先抽水位至0.8-1米,并用消毒,保持水體良好的藻相和菌相。當水色呈現淡綠色或淡褐色,透明度40cm左右,且經檢測,水體pH7.0-8.0時可進行蝦苗試水,試水后無問題開始放苗。放苗后,尤其是夜晚時候,注意觀察蝦苗的活動及攝食情況。
水質管理:放苗時,水位0.8-1米,放苗后一個月內逐漸加水至1.2米左右水位,之后每半個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約20%,養殖后期應適當增加換水次數。穩定水體pH值和保持水體良好的菌相。若水體透明度過大,需適當追肥,促進微藻生長;若水色過濃,透明度降低,需適當換水,保持水體適中。
病害防治:目前該蝦自引進以來,無爆發性疾病,主要以預防為主。換水時使用生石灰可增加水體硬度,促進蛻殼硬身,并可起消毒作用;定期潑灑消毒劑,預防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