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頸雉母雞
可以,最好煮熟喂,生的不好消化,如果清洗了沒弄干,雞容易拉稀,一般清洗后要抖干水再喂就可以了,喂生的容易引起問題,當然要適量投喂。紅薯又名甘薯、紅苕,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高的薯類作物,在農村除了供食用外,主要用來喂豬。實際上,紅薯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玉米喂雞,能使養雞成本降低一半,還可促進雞肉脂肪分布均勻,從而增加雞肉的風味。
據測定,鮮紅薯含水量約70%,含粗蛋白質4.5%、粗脂肪0.81%,每千克含消化能約3.68兆焦,營養價值與玉米接近。
但生紅薯與熟紅薯存在明顯的消化代謝區別,熟紅薯蛋白質的消化率幾乎是生紅薯的1倍。因此,建議將紅薯煮熟后飼喂雞。
2. 環頸雉雞保護級別
美國七彩山雞在南方有龍鳳鳥、鳳凰鳥之雅稱,其羽毛美麗、體型碩大。雛苗經三個半至4個月的飼養,體重可達到公雞3斤,母雞2~2.5斤,即可上市銷售,料肉比 3.5:1,按市場最低價價每斤15元計,每只山雞可贏利10元左右.一般情況下6月齡即可產蛋繁殖,年產蛋量130只,是我國東北環頸野雞產蛋量的10 倍,美國七彩山雞有著廣泛的適應性
3. 環頸雉是雞還是鳥
不是的。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
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遠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模樣類似雞,以后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后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4. 環頸雉雞和七彩山雞
(1)中華山雞又稱地產山雞是1978一1985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東北野生山雞的基礎上馴化培育而成的。在鳥類分類學上,該品種為河北亞種。
地產山雞的外貌形態特征,一般表現為體重較輕,公山雞體重1.2一l.5千克,母山雞體重0.9一1.3千克。公山雞頭部眶上有明顯白眉,環頸完全且環頸腹側稍寬,胸部紅褐色,體細長,善活動,易驚飛。母山雞體形纖小,腹部淺黃褐色。地產山雞的生產性能較低,一般年產蛋量20一30枚,受精率80%左右,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
地產山雞肉味鮮美,肉質細膩,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同時,地產山雞野性強,善于飛翔,它們被放養后獨立生活和適應能力較強,是旅游狩獵場和放養場較適合的飼養品種。
(2)美國七彩山雞又稱美國山雞,是1881年美國駐上海領事將28只中國華東地區野生山雞引入美國,并在俄勒岡放養成功,經100多年的精心培育而形成的品種。引入我國的是經過雜交后培育成功的品種。
現經我國大部分地區馴養實踐表明,美國七彩山雞基因型屬雜合體,現在生產中主要表現型為標準美國七彩山雞和黑化山雞。
標推美國七彩山雞一般體型較大、飽滿,公山雞體重1.5—2.0千克,母山雞體重l.0一I.5千克。公山雞頭部眶上無白眉,環頸不完全(在頸腹側有間斷),胸部紅褐色并且鮮艷。母山雞腹部灰白色,顏色較淺。美國七彩山雞馴化程度較高,均不善活動和飛竄。黑化山雞為隱形純合體,比標準美國七彩山雞體重大,并且公山雞沒有環頸,或者很不明顯,頸邵及胸部呈黑色并且具有金屬光澤。母山雞黑褐色,與標準型母山雞明顯不同。美國七彩山雞的生產性能較高,年產蛋量在60—120枚,受精率8l.7%,受精蛋孵化率84.16%。正因為美國七彩山雞的生產性能高,繁殖力強.所以目前被飼養場普遍選用。但是它的肉質及味道不及地產山雞。
5. 環頸雉雞是保護動物嗎
環頸雉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