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業作為一項朝陽產業,近幾年在我市已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特別是乳品企業投資擴張的推波 助瀾,各企業紛紛爭奪奶源市場,使奶價和奶牛的價格一路攀升。市政府為幫助農民致富,在政策引導 上、資金支持上給予傾斜,養殖戶們獲益匪淺。一些養牛大戶不惜從河北、山西等地引進奶牛,甚至花 高價遠涉重洋從澳洲購進奶牛,奶牛養殖業一度急劇升溫。
一、養奶牛技術和知識
1.常用消毒法 :機械清除法:主要是通過清掃、洗刷、通風、過濾等機械方法清除病原體。此法雖說普通而又常用,但達不到徹底消毒的目的,作為一種輔助方法,須與其它消毒方法配合進行。
2.物理消毒法:采用陽光、紫外線、干燥、高溫、蒸煮等方法,殺滅細菌和病毒。
3.化學消毒法:用化學藥物殺滅病原體是最為常用的方法。選用消毒藥物應考慮殺菌廣譜,有效濃度低,作用快,效果好;二是對人畜無害;三是性質穩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機物和其它理化因素影響;四是使用方便,價廉,易于推廣;五是無味,無臭,不損壞被消毒物品;六是使用后殘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4.生物消毒法:常用該法將被污染的糞便堆積發酵,利用嗜熱細菌繁殖時產生高達到70℃以上的熱,經過1~2個月可將病毒、細菌、寄生蟲卵等病原體殺死。但此法不適用于炭疽、氣腫疽等芽孢病原體引起的疫病,這類疫病的糞便應焚燒或深埋。
5.定期性消毒:一年內進行2~4次,至少于春秋季各進行一次。牛舍內一切用具每月應消毒一次。
6.對牛舍地面及糞尿溝可選用下列藥物進行消毒:5%~10%熱堿水、3%苛性鈉、3%~5%來蘇爾溶液等噴霧消毒,用20%生石灰乳粉刷墻壁。 飼養用具、牛欄、牛床等以5%~10%熱堿水或3%苛性鈉溶液或4%來蘇爾進行洗刷消毒,消毒后2~6小時,在放入牛只前對飼槽及牛床用清水沖洗。
7.春季養牛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飲水給牛喂飽以后,供給充足清潔的溫水。冷水容易刺激牛的腸胃,引發胃腸疾病,妊娠的母牛還容易流產。此外,冷水會消耗牛的許多熱能,浪費飼料。溫度進入春季后,晝夜溫差大,平時要多墊、勤換欄草,保持牛欄干燥,嚴防濕欄,以利保溫。
8.牛舍內的溫度應保持在8℃~20℃。濕度要注意保持牛舍內的通風良好,注意勤換墊草,保持舍內干燥,牛舍濕度不要過大,否則會使奶牛產奶量下降,嚴重者還會使奶?;家恍┯烧婢鸬牟“Y。常在舍內撒些石灰粉或草木灰,這樣既能降低舍內的溫度,又能消毒防毒,有利于提高產奶量。
9.冬季氣候寒冷,如果飼養不當,會使牛生長緩慢,甚至掉膘。因此,必須加強飼養管理。 秸稈巧處理冬季飼草單一、營養缺乏,容易導致牛掉膘消瘦。如果冬季把秸稈進行氨化巧處理,牛就愛吃。
二、 奶牛的養殖注意事項有哪些問題
一、勤搞衛生
春天的天氣逐漸轉熱,蚊蟲也多了起來,平時要保持奶牛圈舍內環境干凈清潔,不讓蚊蟲肆虐,影響奶牛健康。圈舍內的牛糞和牛尿要及時清理,高產奶牛最好給它們鋪一層墊草,墊草每天更換。
二、分群管理
奶牛場不光有泌乳牛,還有種公牛(現在很多奶牛場采用人工授精技術后就淘汰了種公牛)、牛犢、育成牛、干奶母牛等類型。各階段奶牛的飼養管理方法不一樣,因此要分群或者分槽管理。飼喂、飲水、打掃衛生、擠奶、運動、休息等日常,需合理安排。
三、防寒保暖
北方地區早春的天氣比較寒冷,雖說奶牛是怕熱不怕冷的家畜,但適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提高奶牛的產奶量。保持奶牛舍地面干燥清潔、給高產奶牛勤換墊草、封閉門窗等均能起到防寒保暖的效果。
四、營養均衡
春季青綠飼料比較缺乏(主要指北方),奶牛為了保持較高的產奶量,要給它們飼喂優質青干草、青貯飼料和適量精飼料。奶牛飼養必須定時定量,每天飼喂3~4次,精飼料和粗飼料交替并勤添少喂。
五、飲用溫水
北方的春天還是比較冷,高產奶牛若飲用冷水會消耗身體內的大量熱能,這樣將會直接降低產奶量。我表哥家養殖的黑白花奶牛,春季都給它們飲用16~18℃的溫水,雖然麻煩,但效果還不錯。
六、多曬太陽
春季的太陽很暖和,每天都把奶牛趕到運動場上曬2~4小時太陽,有助于健康。有資料顯示:光照不足也會影響奶牛的產奶量,因此除了讓奶牛多曬太陽外,還可以在牛舍內安裝燈泡補充光照時間。
七、適量運動
高產奶牛每天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但不能劇烈運動。有些高產奶牛的乳房容積大、行動不方便,飼養員可以拉著它們慢慢運動。春季的日光溫和,在中午前便可把奶牛放進運動場自由活動。
八、補充食鹽
食鹽是飼養奶牛必不可少的物質。春季奶牛大多都采食青干草和青貯飼料,對食鹽的需求量有所增加,為了刺激奶牛的食欲,提高飼草消化率,每天要給高產奶牛補充30~40克食鹽。
九、嚴格防疫
春季萬物復蘇,奶牛的各類傳染病也開始頻繁“抬頭”。為了保證奶牛的健康,維護養殖戶的利益,一定要嚴格執行家畜防疫制度。比如定期消毒、定期接種疫苗、建立科學系統的奶牛病歷檔案等等,都可以最大程度預防奶牛突發性傳染病。
十、規范擠奶
對于高產奶牛而言,春季每天擠奶2~3次。擠奶分為手工擠奶和機器擠奶,機器擠奶的效益遠遠高于手工擠奶。手工擠奶時工作人員必須勤剪指甲,雙手清洗干凈并消毒,穿好工作服。對于患有乳房炎或者分娩10天以內的奶牛,要用手工擠奶,等恢復正常再改用機器擠奶。
三、奶牛的飼養技術管理
1.飼喂次數
生產中為了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飼喂效果,一般采用日喂2次,間隔12小時,早晚各喂1次的方法。確保牛有充分的休息、反芻時間,提高胃腸道消化機能,減少牛的運動次數。
2.飼喂方式
比較理想的喂料方式是精、粗、青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在一起飼喂,可提高飼料消化率。但對于較大型育肥牛場,由于花費的勞動力大,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這時也可采用分開飼喂的辦法,要先喂粗料,后喂精料,保證牛能吃飽,促進牛多采食,減少食槽中的剩料量。對于粗料,最好經過濕拌、浸泡、發酵、切短、粉碎等處理,以提高消化利用率。
赤樂川曾摸索出一套對長期舍飼牛誘導其增加采食量,促進生長的方法,效果較好。具體措施如下:
(1)選購架子牛時要嚴格篩選。群眾有"口方大,愛采食"的選牛經驗。 (2)育肥初期, 日糧中的粗飼料比例不能低于50%,多采食粗飼料,可以鍛煉胃腸功能,增大胃容量。飼料組成要多樣化。
(3)應先喂粗飼料,后喂精料,少喂勤添,最后喂水。
(4)如果飼喂過程中,肉牛出現厭食,可加喂質優、適口性好的青飼料,恢復和增強胃腸功能;也可改變飼料形態,如采用蒸煮、壓片等方法加工飼料,提高適口性。
(5)保證新鮮充足飲水,做到晝夜供應。
(6)日糧中增加有助于消化的藥物,使用添加劑。
(7)飼料供應量應逐漸增加,不宜太猛、太急,否則容易造成剩料浪費或引起消化不良。改變飼料應有一個過程,不要一次性改變,一般要有1周左右時間的過渡。
3.飼養方式
主要有放牧飼養、拴系舍飼和放牧舍飼相結合三種方式。
放牧飼養,在牧區可利用草地放牧,可適用于各個年齡和生產目的的牛。在農區主要是利用江灘、海灘、草山、草坡進行,這不利于快速育肥,而對犢牛、小架子牛通過放牧,可促進骨骼發育。
拴系舍飼是集約化產業化生產時最常用的飼養方式,具有生產快,經濟效益高的特點。
放牧與舍飼結合的方式在很多地區均可使用,在草料旺盛的夏秋季節可采用放牧為主,適當補飼精料的方法,而在冬季枯草期可完全舍飼
牛場配套設施與設備:
一、牛舍設施與設備
一般牛舍內的主要設施有:牛床與拴系設備、喂飼設備、飲水設備、糞便清理設備以及舍外的運動場等其他一些相關設施等。
牛床:
牛床必須保證奶牛舒適、安靜地休息,保持牛體清潔,便于擠奶操作(舍內擠奶時)并容易打掃。牛床應有適宜的坡度,通常為1~1.5%。目前牛床都采用水泥面層,并在后半部劃線防滑。冬季,為降低寒冷對奶牛生產的影響,需要在牛床哂納感加鋪墊物。最好采用橡膠等材料鋪作牛床面層。
1、拴系飼養牛床
2、散欄飼養牛床
拴系設備:
拴系設備用來限制牛在床內的活動范圍。拴系設備的形式有軟鏈式、硬關節頸架式/
飼喂設備:
奶牛的飼喂設施包括飼料的裝運、輸送、分配設備以及飼料通道等設施。
常用的飼喂方式有兩種:采用單一類型的全日糧配合飼料,即用青貯料和配合飼料調制成混合飼料;在采用舍飼散欄飼養時,大部分精料在擠奶時飼喂,青貯料在運動場或舍內食槽內采食,青、干草一般在運動場上飼喂。
飲水設備:
牛場舍內飲水設備包括輸送管路和自動飲水器或水槽。
舍內清糞設備:
1、清糞通道與糞溝
2、清糞形式及設備
牛舍的清糞形式有機械清糞、水沖清糞、人工清糞。我國奶牛場多采用人工清糞。機械清糞中采用的主要設備有連桿刮板式,適于單列牛床;環行鏈刮板式,適于雙列牛床;雙翼形推糞板式,適于舍飼散欄飼養牛舍。
二、擠奶中心和擠奶設備
(一)擠奶中心的布置
擠奶廳的位置一般采用下列兩種布置形式:
1、擠奶廳設在成乳牛舍區的中央
2、擠奶廳設在多棟成乳牛舍區的一側
(二)擠奶設備
1、擠奶設備要求
為使擠奶設備不對奶牛產生有害刺激,提高產奶量、減少疾病及減少牛奶污染,對擠奶設備有下列要求。
(1) 生理方面要求
(2.)技術方面要求
2、擠奶設備類型
機械擠奶裝置按照形式來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提桶式、管道式、擠奶廳式、移動式以及擠奶機器人。選擇哪種類型的擠奶裝置,主要由奶牛場的規模和飼養工藝方式決定。
(1)提桶式擠奶裝置:主要用于中小型養牛場的拴系牛舍中,由擠奶器和真空裝置組成。
(2)管道式擠奶裝置:適于中型養牛場的拴系牛舍中。由一下六部分組成。真空系統、真空管道、牛奶管道、擠奶杯組、牛奶收集系統和清洗消毒系統。
(3)移動式擠奶裝置:適用于奶?;顒臃秶^大的放牧場擠奶。
(4)擠奶廳式擠奶裝置:擠奶廳式擠奶系統適用于專業化的奶牛場,舍飼散放和散欄飼養的奶牛場多采用這種形式。擠奶廳式擠奶裝置主要由固定式擠奶器、牛奶計量器、牛奶輸送管道以及喂飼設備、乳房自動清洗和奶杯自動摘卸等系統裝置組成。
(三)擠奶廳布置形式
擠奶廳是擠奶中心最重要部分,按不同需求配置不同形式和不同擠奶欄位的擠奶臺,每個擠奶欄位上都有擠奶器、牛奶計量器、牛奶輸送設備以及洗滌設備等。常見的擠奶臺有下列幾種形式。
1.橫列式 ,2.串列式,3.側進式,4.魚骨式,5.轉盤式
(四)蹄浴
蹄浴池直接設置在奶牛返回通道上,奶牛場可根據實際需要每周進行1~2次蹄浴。在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返回通道上設置了蹄浴池,放慢奶牛返回牛舍的速度,因而蹄浴池要盡可能遠離擠奶臺以減小對其影響。
(2)蹄浴池與返回通道同寬,深15cm,要求至少能盛10cm深的液體。最小長度220cm,兩端設置相應坡度。
(3)為避免大量的牛蹄污物落入蹄浴池內,污染消毒液,可以在蹄浴前讓牛只通過清水池。
四、 小奶牛的飼養管理
(1)泌乳前期的飼養管理。
泌乳前期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采用“預付”飼養。從產后10~15天開始,除按飼養標準給予飼料外,每天額外多給1~2千克精料,以滿足產奶量繼續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隨精料增加而上升,就應繼續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時,才將多余的精料降下來。“預付”飼養對一般產奶牛增奶效果比較明顯。
②采用“引導”飼養。從產前2周開始加料,母牛產犢后,繼續按每天增加450克精料,直到產奶高峰。待泌乳高峰過后,奶量不再上升時,按產奶量、體重、體況等情況調整精料喂量。“引導”飼養對高產奶牛效果較好,低產奶牛采用“引導”飼養容易過肥。
③分群飼養。在生產上,按泌乳的不同階段對奶牛進行分群飼養,可做到按奶牛的生理狀態科學配方、合理投料,而且日常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強。對于奶牛未能達到預期的產奶高峰,應檢查日糧的蛋白質水平。
④適當增加擠奶次數。有條件的牛場,對高產奶牛,可改變原日擠3次為4次,有利于提高整個泌乳期的奶量。
⑤在日糧中的精、粗料干物質比不超過60:40、粗纖維含量不低于15%的前提下,積極投放精料,并以每天增加0.3千克(必要時可0.35千克)精料喂量逐日遞增,直至達到泌乳高峰的日產奶量不再上升為止。
⑥供給優質干草如苜蓿等粗飼料。
⑦添加非降解蛋白量高的飼料,如增喂棉籽(1.5千克/頭/天)。
⑧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糧能量濃度。在泌乳高峰日糧中,可添加占日糧干物質3%~5%(高者可達5%~7%,)的脂肪或200~500克脂肪酸鈣,以滿足日糧中能量的需要。
⑨在高產奶牛日糧精料中每天每頭添加氧化鎂50克和碳酸氫鈉100克組成的緩沖劑或其他緩沖劑。
⑩日糧營養水平原則上控制在:干物質進食量(DMI)占體重的2.5%~3.5%,精粗料比60∶40。
?及時配種。一般奶牛產后30~45天,生殖器官已逐步復原,有的開始有發情表現,這時可進行腸檢查,及早配種。
(2)泌乳中期的飼養管理。
泌乳中期奶牛食欲最旺,日糧干物質進食量達到最高(爾后稍有下降),泌乳量由高峰逐漸下降。為了使奶牛泌乳量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而不致下降過快,使體重逐步恢復而不致增重太多,在飼養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按“料跟著奶走”的原則,即隨著泌乳量的減少而逐步減少精料用量。
②喂給多樣化、適口性好的全價日糧。在精料逐漸減少的同時,盡可能增加粗飼料用量,以滿足奶牛的營養需要。
③對瘦弱牛要稍增加精料,以利于恢復體況;對中等偏上體況的牛,要適當減少精料,以免出現過度肥胖。
(3)泌乳后期的飼養管理。
泌乳后期奶牛對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比干奶期高,因此要利用此期調節牛的膘情。
泌乳200天到干奶期間奶牛因早已懷孕,這一階段比泌乳200天之內體脂沉積效率要高。如果這一階段奶牛膘情變化較大,則最好分群飼養以便根據膘情飼喂。應為泌乳后期的奶牛單獨配制日糧。為這些奶牛單獨配制日糧有幾方面的作用:一是幫助奶牛達到恰當的體脂儲存;二是通過減少飼喂一些不必要的價格昂貴的飼料,如過瘤胃蛋白和脂肪飼料,節省飼料開支;三是增加粗料比例將能確保奶牛瘤胃健康,從而保證奶牛健康。
泌乳后期日泌乳量明顯下降到最低水平,攝入營養主要用于維持、泌乳、修補體組織、胎兒生長和妊娠沉積等方面。所以,該階段應以粗料為主,防止牛過度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