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粉蟲養殖技術教程
黃粉蟲又叫面包蟲,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以代替蚯蚓、蠅蛆作為養殖動物的餌料。養殖黃粉蟲養技術難度不大,有農村地區一個人可以管理幾十平方米養殖面積,也可以進行立體養殖,黃粉蟲不會產生臭味,可以在不用的房屋中養殖。養殖成本也不高,1.5~2公斤麥麩可以養成0.6公斤的黃粉蟲。
黃粉蟲的生長習性
溫度和濕度:黃粉蟲在幼蟲階段,能適應的溫度是13~32℃,最適溫度為25~29℃,低于10℃以后就很少活動,當氣溫低于0℃或高于35℃時,就有可能被凍死或被熱死。幼蟲階段耐旱能力很強,最適宜的濕度為80%~85%。
適宜的環境:黃粉蟲是變溫性的動物,養殖期間與外界溫度、濕度有很大的關系。黃粉蟲在幼蟲、蛹、成蟲等階段最適溫度為19~26℃、25~29℃、26~30℃、26~28℃,最適濕度為78%~85%、30%~85%、78%~85%、78%~85%,溫度和濕度超出這個范圍,黃粉蟲的死亡率就會升高。
羽化的過程:到了末期幼蟲會化成蛹,蛹光身睡在飼料堆里,還沒有被繭包裹。蛹有時候可以自己活動,當快要羽化為成蟲的時候,就會不停地旋轉,十幾分鐘之后就可以脫掉蛹衣羽化為成蟲。黃粉蟲蛹期較短,溫度在10~18度時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羽化,25~30度時6~8天可羽化。
黃粉蟲食性范圍很廣,五谷雜糧及糠麩、果皮、菜葉等均可作飼料。人工飼養主要喂食麥麩、米糠和菜葉等。
黃粉蟲的培育方式
黃粉蟲的培育技術比較簡單,根據實際需求狀況可進行大面積的工廠化培育或小型的家庭培育。
(1)黃粉蟲家庭培育
家庭培育黃粉蟲,可以用盆子、木箱、紙箱等容器放在房間里養殖。容器表面不能太粗糙,要在內壁貼上光滑的紙才可以使用。家庭培育黃粉蟲,規模比較小,產量也很低。用盆子、木箱、紙箱等容器養殖,要特別做好保護措施,注意防止老鼠、蒼蠅叮咬,也要防止雞啄食。
(2)黃粉蟲工廠化培育
這種養殖方式黃粉蟲的產量高,可以大量提供餌料,特別適合水產養殖需要。工廠化養殖的方式可以在室內進行,飼養室的門窗要裝上紗窗,防止敵害進入。房內安裝多排木架或鐵架,每個架子分3~4層,每層間隔50厘米,每一層要放置1個飼養槽,槽的大小要剛好與架子配套。飼養槽用鐵皮和木板都可以制作,一般規格是長2米、寬1米、高20厘米。若用木板做槽,表面要打磨光滑或貼裱紙,使其光滑,防止黃粉蟲爬出。
黃粉蟲的養殖模式
(1)黃粉蟲培養房:如果是大規模養殖,就要用到立體式養殖,就是在房間里搭多層的架子,架上在放一些長方形的木盤(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15厘米),就在木盤里養殖黃粉蟲,每盤可培養2~3公斤。
(2)黃粉蟲箱養:用木板做成箱子,尺寸一般為長70厘米、寬50厘米、高20厘米,在箱子上面還要安裝紗網,要防止蒼蠅和蚊子跑進去。箱子里面還要放一個與箱子四個角連扣的框架,用10目規格的篩絹做底,黃粉蟲就在上面活動。箱子可以用木架疊起來存放,進行立體養殖。
(3)黃粉蟲塑料桶養:塑料桶的大小沒有很嚴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內壁要光滑,不能破損起毛邊。在桶高1/3處放一層隔網,在網上層培養黃粉蟲,下面一層就可以接蟲卵,桶的上面也要安裝紗網。
養殖黃粉蟲的投喂方法
人工養殖黃粉蟲的飼料分兩大類:一類是精料(麥麩和米糠);另一類是青料(各種瓜果皮或青菜)
喂養方法:精料使用前要經過消毒的措施,曬干之后備用,新鮮麥麩就不用處理,直接使用。青料要將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凈,晾干之后再喂,不要把過多的水分帶進飼養槽,避免飼料發霉變質。飼養前,要先將飼料過篩之后放進飼料槽,再將黃粉蟲幼蟲放入,密度是剛好布滿容器。放了飼料之后,上面蓋一層菜葉,讓黃粉蟲在飼料和菜葉中間吃食。以一公斤的黃粉蟲來算,需要的飼料大約是麩皮1公斤、菜葉1公斤。
飼料多樣化:剛孵化后的幼蟲要精養,最好是多投一些玉米面和麩皮。隨著身體長大,食量也慢慢增加,此時要投喂多一些品種的飼料??梢赃x擇麩皮、米糠、餅粉、玉米面、胡蘿卜片、南瓜、青菜葉等飼料,也可添加適量魚粉。
養殖黃粉蟲的管理工作
1、給黃粉蟲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養殖黃粉蟲每隔一周左右就要清理1次糞便,保持養殖場所的清潔。幼蟲在生長期間要蛻皮15~18次,每蛻皮一次就會長大一點。當幼蟲長到20毫米時,就可以作為餌料來投喂動物。一般幼蟲長到25毫米左右時,身體的顏色會變淡一些,食量也慢慢減少,就代表已經進入了生長后期,準備進入化蛹的環節。初蛹剛開始是銀白色,之后逐漸變成淡黃褐色,要將初蛹及時從幼蟲中揀出來,以便集中管理。
2、黃粉蟲各個生長階段的養殖管理
黃粉蟲進入蛹期之后,一定要注意養殖場所的溫度與濕度,以免發生霉變。黃粉蟲一般養100天后就可以長成。蟲卵只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發育成幼蟲,幼蟲再經過蛻皮以后,就可以轉化成蛹。蛹之后再羽化為成蟲,成蟲存活30~60天。在飼養的過程中,各個生長階段的黃粉蟲最好是分開飼養。如果發現黃粉蟲停止吃食時,要單獨區分開來,分析是否有病害發生。
3、黃粉蟲產卵期的管理
經1~2個月的養殖,黃粉蟲就進入了產卵旺期。此時接卵紙要經常更換,每5~7天換一次,每次將收集的卵粒分別放在孵化盒中集體孵化。經7~10天便可孵化成幼蟲。孵出的幼蟲再分出放在飼養盒中飼養。這樣周而復始,循環繁衍。只要室溫保持在15~32℃,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每只雌成蟲每次可繁殖幼蟲3000多條。
結語:黃粉蟲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動吃食,溫度最高不超過39℃,室內空氣濕度以60%左右為宜。在長江以南的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養殖。在特別干燥的情況下,黃粉蟲(尤其是成蟲)有相互蠶食的習性。黃粉蟲幼蟲和成蟲晝夜均能活動,但以黑夜較為活躍。夏季氣溫高,水分易蒸發,可在地面上灑水,降低溫度,增加濕度。梅雨季節,濕度過大,飼料易發霉,應開窗通風。冬季天氣寒冷,應關閉門窗在室內加溫。
2. 黃粉蟲養殖技術教程百度云
黃粉蟲飼料配方:
1. 成蟲的配方:麥麩50%、魚粉4%,中豬全價飼料(或大鴨全價飼料) 15% 發酵的秸稈或統糠 26% 食糖4%,混合鹽 1% 另外添加飼用復合維生素(金賽維)50 克,豬用預混料(百日出欄)80克,飼用混合鹽250克;此配方合用于產卵期的成蟲,可延伸成蟲壽命,進步產卵量。
2. 幼蟲的飼料配方:麥麩 35%,中豬全價飼料(或大鴨全價飼料)35% 豆餅 10% 發酵后的統糠或秸稈 20%,另外添加飼用復合維生素(金賽維),50 克,豬用預混料(百日出欄)80克;飼用混合鹽250克,由于添加了發酵秸稈是濕料。 2種飼料配方的加工方法為:將各類成分拌勻。直接拌和就可以飼喂,大麥蟲很愛吃,拌完的料要馬上飼喂完;也可以添加過量的水搓成團,壓成小餅狀,晾曬后就可以運用。有前提的養殖者,可以用飼料顆粒機膨化成顆粒運用。上述飼料配方實際證實效果很好,同室操戈的情況很少顯示,生長狀況良好,目前沒有顯示疾病情況。秸稈、統糠的處置方法請看相關資料。以上飼料為精飼料,飼養的大麥蟲除了需求精飼料外,還需求大批的青飼料,瓜果皮、蔬菜葉等,除了這些青飼料外,更多的喂給黑麥草和皇竹草,皇竹草最佳是簡樸打壞后飼喂。精飼料和青飼料普通各自占的比例為 1:2 左右。飼養 1 公斤大麥蟲幼蟲的利息初步計算為:約 1.5公斤左右精飼料,3公斤左右的青飼料。跟著養殖技術的干練,養殖利息將會進一步降低。
3. 黃粉蟲養殖技術大全
養黃粉蟲生長發育適宜的溫度為15℃-35℃,而生長發育最快是在30℃,當溫度高于35℃時,生長發育速度下降。黃粉蟲較耐寒,老齡幼蟲可耐受-4℃,而低齡幼蟲在0℃時即大量凍死,8℃時則開始生長發育。
上述溫度是指群體內部的溫度,一般來說群體內部的溫度往往高于室內溫 度8℃一10℃。如果室內溫度達30℃時,就要采取降溫措施,同時減少群體的密度,以免溫度過高而熱死。
濕度也很重要:黃粉蟲不怕干燥,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飼料中生存, 但濕度太低時生長發育慢,體重減輕,飼料利用率低,所以最適宜的飼料含水量為10%——15%,室內空氣濕度為55%——75%,但當飼料含水量達18%或室內空氣濕度為85%時,黃粉蟲不但生長發育減慢,而且容易生病。
4. 黃粉蟲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技術
黃粉蟲,俗稱“面包蟲”。
又稱黃粉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于鞘翅目,擬步行甲科、粉甲屬。是百萬余種昆蟲中的一種。它產于南美洲,原為一種常見倉儲害蟲。后被人們作為活體動物蛋白飼料所利用,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從傳統觀念來看,是蝎子、觀賞鳥、龜、甲、蛙類、魚類、珍禽類等,首選活性飼料。近年來,經專家化驗分析,其幼蟲含粗蛋白達50%-60%,其蛹含57%,而成蟲則含64%。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 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及動物生長所必需的116種氨基酸。每百克干品,含氨基酸高達947.91毫克,其營養成分高居各類動植物之首,被譽為“蛋白質寶庫”,是新發現的一種營養資源。有待于開發、利用。其營養豐富,是人及珍貴動物食用最佳的蛋白原料。該蟲的飼養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 具有生長快,繁殖系數高等特點。其主要食物為麩皮,農作物秸桿糠粉及廢棄蔬菜等。黃粉蟲的市場需求面廣,量大,如:大型雞場用飼料、喂鳥、全蝎、蜈蚣、林蛙、鮑魚等。5. 黃粉蟲養殖的方法
(1)養殖工具 黃粉蟲喜群居,可高密度飼養,最佳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6000~7000只老齡幼蟲或成蟲。黃粉蟲在室內養殖或在大棚養殖都可以,適合多層分盤飼養,以充分利用空間。
養雞的規模小、黃粉蟲需要量不大的,可利用盆、箱少量飼養。黃粉蟲需要量大,需有專人飼養黃粉蟲。小規模養殖黃粉蟲,一般不需要專人飼養,也不需要專門的設備。舊臉盆、木箱、塑料盆等,均可用于養殖黃粉蟲。如果容器內壁不光滑,可在內壁貼一圈寬3厘米的膠帶紙,以防黃粉蟲外逃。另外還要準備40目、60目的篩子各一個,用于篩除蟲糞。
規模養殖黃粉蟲的工具有飼養盤、篩子,飼養架。
①飼養盤。養殖盤規格為80厘米長、40厘米寬、8厘米高。飼養盤的材料用原木木板或壓合板,也可兩者結合。木板厚度在1.5厘米,壓合板四框采用9厘米板,底部用標準5厘米板。加工養殖盤前,須先在四框的內側粘貼寬膠帶,膠帶與上邊緣平齊,以防蟲子沿壁爬出。
②篩盤。篩盤可分產卵篩、糞篩、分級篩3種。篩盤規格33厘米X75厘米左右,制作過程是先做好四框,然后再在底部將一定孔目的篩網固定好。篩盤框四周也要粘上膠帶。卵篩采用10目篩網,供成蟲下卵的時候用;糞篩采用50目和40目兩種規格,40目的用以大齡幼蟲,50目用以小齡幼蟲;分級篩可以用6目篩網。
③飼養架。飼養架用以放置飼養盒,前后寬為60厘米,一般采取木架,規格根據飼養量、養殖空間而定,可根據實際場地靈活掌握。
(2)飼料 黃粉蟲耐粗飼,小麥、玉米、高粱、大米、大豆等五谷雜糧均可作為飼養黃粉蟲的主料,可將以上作物打碎成面或者直接將其糠麩作為主料,也可將豆腐渣、酒糟等通過簡單加工作為黃粉蟲主料。黃粉蟲主要飼喂麥麩,也可輔以糠麩等。青菜主要是白菜、蘿卜、甘藍等葉菜。為加快繁殖生長,可在飼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魚粉等。以下為黃粉蟲的飼料配方供參考。
一般飼料配方:麥麩80%,豆粉10%,玉米粉8%~9%,魚粉1%~2%,0.05%復合維生素。
幼蟲配方:麥麩70%,玉米粉24%,大豆5%,食鹽0.5%,飼用復合維生素0.5%。
成蟲及幼蟲兼用配方:麥麩40%,玉米粉40%,豆餅18%,食鹽1.5%,飼用復合維生素0.5%。
產卵期的成蟲配方:麥麩75%,魚粉4%,玉米粉15%,食糖4%,飼用復合維生素0.8%,食鹽1.2%。
種蟲配方:小麥粉95%,食糖2%,蜂王漿0.2%,飼用復合維生素0.4%,混合鹽2.4%。
黃粉蟲食性較雜,除飼喂上述飼料外,需補充蔬菜或瓜果皮,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促進其生長。
(3)設備 黃粉蟲的飼養房要透光、通風、保曖,溫度在15~25°C,空氣濕度60%~70%。面積大小根據黃粉蟲的養殖規模確定。一般一間20平方米的飼養房每房能養300~500盤。用于飼養黃粉蟲的抽屜狀木質飼養盤規格為50厘米X40厘米X8厘米,板厚1.5厘米。篩盤規格為45厘米X35厘米X6厘米,板厚為1.5厘米,底部為12目鐵篩網,放于飼養盤中。飼養盤要放在木架上。用方木將木架連接起來固定好,按順序把飼養盤排放上架。應準備幾種不問目數的鐵篩網,12目大孔的可篩蟲卵,30目中孔的篩蟲糞,60目的小孔篩網篩1~2齡幼蟲。
(4)飼養技術
①種蟲養殖。飼養的成齡幼蟲、蛹、成蟲,經過挑選后都可作種蟲繁殖。最好用成齡幼蟲作種蟲。將成齡幼蟲放入盛有麥麩的木盤中喂養,待蛹羽化成成蟲。
②成蟲期。蛹羽化成蟲需3~7天。成熟雌、雄成蟲群集交尾都在暗處,雌蟲尾部插在篩孔中產卵,不要隨意攪動。篩盤底部附著一層卵粒時,將成蟲篩出后放在盛有飼料的另一盤中,每5~7天換1次卵盤。產卵期的成蟲要添加麥麩和鮮菜。
③卵期。換下的卵盤上架,可自然孵化出幼蟲。孵化時不要翻動,防止損失卵?;騻φ诜趸械挠紫x。當飼料表層出現幼蟲皮時,1齡蟲已孵化。
④幼蟲期。孵化7~9天后,蟲體長0.5厘米以上時,再在木盤中添加麥麩和鮮菜。每個木盤中放幼蟲1千克,幼蟲長大時應分盤。盤中飼料減少,用篩子篩掉蟲糞,再添加新飼料。1~2齡幼蟲篩糞,應選用60目篩網。黃粉蟲幼蟲平均9天蛻1次皮,生長期要蛻7次皮。
⑤蛹期?;记?,幼蟲爬到飼料表層靜臥,在最后1次蛻皮過程中完成化蛹?;傻挠紡陌S色逐漸變暗黃色,蛹體逐漸縮短。挑蛹時,將在2天內化的蛹放在盛有飼料的同一篩盤中,堅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為成蟲。
(5)黃粉蟲的釆收 黃粉蟲的采收非常簡單,用12目的篩子將飼料篩除,剩下的便是黃粉蟲。
6. 黃粉蟲養殖技術教程圖解
1、養蟲設備的要求:用紙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內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蟲子外爬?,F在較理想飼養設備是用四方木盒飼養,我常用100/50/10厘米的木板釘成四方形木盒,底部用膠合板釘緊,四周用寬膠紙貼緊,使盒子內部四壁光滑,防止蟲子外爬。
另外,蛾子產卵時,可用10厘米的木板釘成,底部用鐵絲網51目(篩麥用的)釘緊,蛾子放在里面,產卵時把尾部伸出鐵絲網產到產卵箱,產卵箱里可鋪上一麩皮以免卵損壞。
使用方法:把10厘米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10厘米的鐵篩子,里面放上產卵的蛾子,撒入麩皮、蔬菜葉、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飼料時,不能超過l厘米,以免蛾子產卵時,尾部伸不出鐵砂網。當蛾子產卵7天左右即換產卵箱,產卵箱要單獨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擠壓,以免損壞。當卵孵出幼蟲,這時不必添加飼料,原先產卵箱的麩皮夠幼蟲吃的,隨著蟲子的逐漸長大,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添加飼料,還要定期篩蟲糞。
2、對飼料的要求,黃粉蟲吃的食料來源廣泛,在人工飼養中,不必過多的研究飼料,但為了盡快生產黃粉蟲,應投麥麩、玉米面、豆餅、胡蘿卜、蔬菜葉、瓜果皮等,也有喂雞的配合飼料,以增加營養,但必須要有60%的麥麩為宜。我場用的配合飼料配比為:麥麩80%,玉米面10%,花生餅粉10%,各種食料搭配適當,對黃粉蟲的生長發育有利,而且節省飼料。
3、溫度的要求:黃粉蟲較耐寒,越冬老熟幼蟲可耐受-2℃,而低齡幼蟲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發育起點,8℃以上進行冬眠,25℃-30℃是適溫范圍,生長發育最快在32℃,但長期處于高溫容易得病,超過32℃會熱死。以上溫度是指蟲體內部溫度。
4齡以上幼蟲,當氣溫在26℃時,飼料含水量在15%-18%時,群體溫度會高出周圍環境10℃,(也就是26℃氣溫)加群體溫度10℃相當于36℃,應及時采取降溫,防止超過38℃,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
4、對濕度的要求:黃粉蟲耐干旱,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飼料中生存,在干燥的環境中,生長發育慢,蟲體減輕,浪費大量飼料。理想的飼料含水量為15%。濕度為50%-80%。如飼料含水量超過18%,空氣濕度超過85%,生長發育減慢,而且易生病,尤其蛾子最易生病。如養殖室內過于干燥,可撒清水,濕度過大要及時通風,黃粉蟲蟲體含水量為48%-50%。
5、光線的要求:黃粉蟲原是倉庫害蟲,生性怕光,生性好動。而且晝夜都在活動,說明不需要陽光,雌性,成蟲在光線較暗的地方比強光下產卵多。
6、黃粉蟲對對飼養場地要求不高。室內養殖要能防鼠、防鳥、防壁虎、防螞蟻、等等,并且要防陽光直接照射和空氣污染與過重的噪音。還要注意通風,四季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0度以上35度以下就可以了。最好是將大棚建在半地下為好,因為半地下式是大棚可有效保存溫度,大大節約升溫成本,半地下大棚的優點在于成本低好建造,且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7. 黃粉蟲養殖技術教程圖片
1、生產養殖場所
蝗蟲越冬生產養殖網棚的總體結構呈“仝”字型,高度(棚頂)為2.0-2.2米,底寬4.0米,中間預留1.0米的操作過道,兩側生產區域寬度各保持1.5米。采用角鐵、鋼管、竹竿、竹片等做支架,尼龍紗做外罩,開口處采用拉鏈或膠鏈,四周于地面固著,圍鋪石灰垅,外側挖設排水溝。具體尺寸也可根據條件加以調整。區域栽培相應的飼料植物,支架立柱設置飼料架。中間過道可以作為綠色植物芽苗飼料送入的通道。
蝗蟲養殖
蝗蟲養殖網棚建設要選擇平坦、向陽、具有一定面積的場所,同時考慮安全防護問題,建設簡易溫室大棚,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必須覆加一層網紗。建設一個40㎡的溫室網棚大約需要投資1200元,如建簡易大棚則投資更少,投資約400元即可。為了提高產量和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全年循環連續生產,冬季必須要升溫,這樣增加了加溫設施及煤的投入。
棚內的布局要合理,過道、飼料架等間隔便于生產養殖操作。
2、飼料
人工越冬蝗蟲生產養殖所用的飼料有兩種,天然飼料和人工飼料。天然飼料為溫室高密度栽培的玉米苗。人工飼料配方:60%-80%玉米秸稈糠粉或混合粉,10%-20%玉米面,5%-10%豆面、豆餅或豆粕,2%維生素及多鹽、味精、糖混合物,2%骨粉或魚粉,適量酵化劑。
3、環境條件
東亞飛蝗適應溫度一般為17℃-36℃,溫度越高,取食越旺盛。6-7月份出現的夏蝗羽化的適宜溫度為25℃-30℃。成蟲在土壤中產卵時,對土壤的硬度與含水量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成蟲喜歡在比較堅硬的土壤中產卵,產卵最適合的土壤含水量為10%-20%。東亞飛蝗的發育起點溫度為15℃,蝗蝻發育的起點溫度為 18℃,但整個生長期至少需經歷日平均氣溫25℃以上的天數達到30天,才能完成其發育和生殖。
冬季管理要點(地溫、氣溫、光照)發育起點溫度為15℃-18℃,因此,生產場所的地溫最好保持在20℃以上。
4、蝗卵保存與孵化普通冰箱
在-5℃-5℃的范圍內,可保存蝗卵。普通溫箱要求溫度變化幅度為10℃-40℃,最好帶有玻璃門,當溫度調節到30℃-32℃時,可用于蝗卵的孵化。
8. 黃粉蟲養殖視頻教程
一是病害比較嚴重。
五六年前,黃粉蟲病害很少發生。那時一斤種蟲可以繁育生產幾十斤商品蟲?,F在,一斤種蟲繁育生產出的商品蟲也就6斤左右。目前,一斤種蟲市價56元~60元,回收價每斤3.5元~4元。
若按一些公司許諾的每斤種蟲可以繁育8斤成蟲,總收入也不過32元,還頂不上引種價。
而且,不少公司都有最低引種量要求,少的100斤,多的要500斤左右。其中風險可想而知。
二是養殖成本并不低。
據養殖戶反映,當前養1斤黃粉蟲約需喂3斤~4斤麩子,3斤左右青菜,飼料成本約在2元左右。
如果加上死亡損失、設備及人工投入等,每斤成本要超過3元。
按公司收購價計算,這樣的成本基本不掙錢。
三是市場還不夠成熟。前些年,黃粉蟲主要作為特種養殖業的飼料,或在花鳥魚蟲市場零星銷售。近幾年,經過一些公司的努力,產品的出口市場有所拓展。
只要能夠贏利,一些公司愿意收購黃粉蟲。但問題在于,收購價高了公司不掙錢,收購價低了養殖戶不掙錢,雙方利益難以平衡。
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黃粉蟲屬雜食性昆蟲,其粗蛋白食量高達70.66%(干),1kg黃粉蟲營養價值相當于25kg麥麩或1000kg青青的營養價值,用3%-6%的鮮蟲可代替等量的國產魚粉。黃粉蟲的資源化利用工作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展,如以黃粉蟲活體喂養珍禽,水產(如蝦、牛蛙、黃鱔、蟹)、鳥、蛇、蝎子等提供了優質蛋白飼料。
干蟲可代替魚粉做飼料添加劑,以黃粉蟲蛹做成食品擺上餐桌,以其為原料提取醫學原料幾丁質(甲殼素,殼聚糖)生產出的美容化妝品,果蔬增產催熟劑,保健品等?!饵S粉蟲工廠化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項目列入國家2001-2003年農業豐收計劃以來,社會認知度大大提高,各個領域得到快速應用,有專家預測黃粉蟲養殖將成為繼桑蠶、蜜蜂等傳統昆蟲產業之后第三大養殖業。
養殖黃粉蟲技術簡單,容易掌握,一次性購種可自行留種,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養殖,飼喂主要用麥麩、米糠、菜葉、西瓜皮、豆腐渣、稻草、花生、玉米等桔桿等飼喂,一般3公斤麥麩出1公斤鮮黃粉蟲。
養殖戶可利用自家閑置空房、陽臺等進行養殖,做好防鼠工作,房內保持黑暗即可,養殖戶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性投資養殖,現以50kg種蟲為例進行投資分析:
1、廠房面積:30-40m2。
2、前期投入:木盒(長、寬、高80×40×8cm,可裝蟲2-5斤)200個,6元/個,共1200元。
3、產卵篩25個,2元/個,共50元。
4、購種:6000元??傆嫞?250元。經濟效益分析:用麥麩生產1kg鮮蟲成本:生產1kg鮮蟲需麥麩3kg×1.3元/公斤=3.9元/公斤。需青飼料1kg×0.2元/kg=0.2元,每公斤成本合計:4.1元/公斤,公司保護價8元/公斤回收。
飼養50kg黃粉蟲三個月后每月可產鮮蟲400kg,獲利(8元.1元)/kg×400公斤=1560元/月,全年可收益1560元/月×10個月(前2個月為發展期)=15600元,則全年除去所有成本即可獲利15600元-7250元元。以上還是按鮮蟲8元/公斤最低保護價格市場價計算,如按市場鮮蟲24-40元/公斤(江西、福建、江蘇、上海、廣州等南方市場價)計算,則效益將倍增。
長江以北地區,麥麩和桔桿等飼料比南方便宜,效益更加可觀,用麥麩的利潤在45%以上,用桔桿利潤在65%以上。黃粉蟲生物鏈式收益:黃粉蟲糞、皮等不但可作為優質農家肥料,而且其蛋白含量高達24.8%,可按10-20%拌于飼料中,動物的長勢和健康狀況大大提高,營養缺乏癥大幅度下降。黃粉蟲糞沙可直接投入魚塘喂魚,不但是魚的優質飼料,宜能緩解池水發臭,有效地控制魚病的發生。黃粉蟲每千克飼料可生產蟲糞皮0.6kg,飼養50kg黃粉蟲全年生產的廢物可養雞1000只,豬120頭,魚2000kg,按魚市場價7元/kg計算,2000kg×7元/kg=14000元。即又可年增收14000元。(僅供參考) 希望能辦到你!
9. 黃粉蟲養殖設備及流程
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均采用箱養法?! ?/p>
(1)成蟲的飼養
成蟲飼養的任務是使成蟲產下大量的蟲卵。當羽化后的成蟲,在蟲體體色變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轉到成蟲產卵箱飼養。成蟲產卵箱的規格的長、寬、高分別為60厘米、40厘米、15厘米的木箱,底部釘上網孔為2毫米一3毫米的鐵絲網,網孔不能過大,否則成蟲容易掉下逃走,但也不能太小,不然箱內的雜物篩不下來。箱內例四邊鑲以白鐵皮或玻璃,防止蟲子逃跑。
投放雌雄成蟲的比例為1:1。在投放成蟲前,先在箱底下墊一塊木板,木板上鋪一張紙,讓卵產在紙上。箱內鋪上一層l厘米厚的飼料,這樣才能使成蟲把卵產在紙上而不致于產在飼料中。在飼料上鋪上一層于鮮桑葉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葉片,使成蟲分散隱蔽在葉子下面,并保持較穩定的溫度。然后再按照溫度和濕度蓋上白菜,如果溫度高、濕度低時多蓋一些,蔬菜主要是提供水分和增加維生素,隨吃隨加,不可過量,以免濕度過大菜葉腐爛,致使成蟲容易生病,降低產卵量。
成蟲在生長期間不斷進食不斷產卵,所以每天要投料1次一2次,將飼料撒到葉面上供其自由取食。成蟲產卵時多數鉆到紙上或紙和網之間的底部,伸出產卵器穿過鐵絲網孔,將卵產在紙上或紙與網之間的飼料中;這樣可以防止成蟲把卵吃掉的食卵現象。
成蟲連續產卵3個月后,雌蟲會逐漸因衰老而死亡,未死亡的雌蟲產卵量也顯著下降,因而飼養3個月后就要把成蟲全部淘汰,以免浪費飼料和占用產卵箱,提高生產效益。
(2)幼蟲的飼養
幼蟲的飼養是指從孵化出幼蟲至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均在孵化箱中飼養。孵化箱與產卵箱的規格相同,但箱底放置木板,這樣一個孵化箱可孵化:個一3個卵箱篩的卵紙,但應分層堆放,層問用幾根木條隔開,以保持良好的通風。
孵化前先進行篩卵,篩卯時首先將箱中的飼料及其它碎屑篩下,然后將卵紙一起放進孵化箱中進行孵化。卵上蓋一層菜葉,以保持適合的濕度。這樣卵在孵化箱中10天內即可孵出幼蟲。
幼蟲留在箱中飼養,3齡前不需要添加混合飼料,原來的飼料已夠食用,但要經常放菜葉,讓幼蟲在菜葉底下棲息取食。
當箱中飼料吃完后,進行過篩,篩出蟲糞,幼蟲仍放回箱內飼養,并添加3倍于蟲體重的混合飼料,可以麥鼓、菜葉為主。飼養實踐表明,一般投喂2.5公斤麥鼓可收面包蟲l公斤。
蟲體長至4—6齡時,可采收來喂養蝎子等動物。用來留種的幼蟲則繼續飼養,到6齡時因幼蟲群體體積增大,應進行分群飼養,幼蟲繼續蛻皮長大。老齡幼蟲在化蛹前四處擴散,尋找適宜場所化蛹,這時應將它放在包有鐵皮的箱中或臉盆中,防止逃走?;汲跗诤椭衅?,每天要檢蛹1次一2次,把蛹取出,放在羽化箱中,避免被其它幼蟲咬傷?;己笃?,全部幼蟲都處于化蛹俞的半休眠狀態,這時就不要再檢蛹了,待全部化蛹后,篩出放進羽化箱中,蛹在飼料表面,經過7天后就羽化為成蟲。
此外,完全當作飼料的幼蟲,亦可把卵紙放在臉盆中孵化出幼蟲,在盆中飼養幼蟲除了提供足夠的飼料外,主要是做好飼料保濕工作,濕度控制在含水量15%,過于干燥時可噴水,但不宜太濕,因為過于過濕都不利于幼蟲—的生長,當幼蟲至3齡一4齡時,把幼蟲篩出投喂蝎子等動物。
粉蟲的養殖與加工黃粉蟲俗稱面包蟲,為多汁軟體黃粉蟲俗稱面包蟲,為多汁軟體動物,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達50%。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動物生長必需的16種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達874.9毫克,其各種營養成份居各類飼料之首。據測定,1公斤分黃粉蟲的營養價值相發于25公斤麥麩、20公斤混合飼料和1000公斤青飼料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
黃粉蟲是飼養家禽及魚、龜、、黃鱔、羅非魚、牛蛙、娃娃魚、蝎子、蜈蚣、蛇等特種養殖不可多得的極好飼料。用黃粉蟲配合飼料喂幼禽,其成活率可達95%以上,喂產蛋雞產蛋量可提高20%,用黃粉蟲喂養全蝎等野生藥用動物,其繁殖率提高2倍。 黃粉蟲雖然身價不凡,但飼養極為簡單,只要容器內壁光滑能防逃即可。成本低經濟效益高,10平方米內立體生產每月可出200-400公斤。飼養黃粉蟲不受地區氣候條件限制(在10℃不會凍死)。只要掌握正確的飼養方法,其成率達90%。
1. 飼養設備 飼養設備較簡單,用盆、缸、木箱、紙盒、磚池等器具可飼養,但要求內光滑,深15厘米左右,以防逃跑,特別是養成蟲的木盒內框,要用塑料薄膜釘好,以免成蟲外爬和產卵不定位。在底部裝地塊鐵紗網,使卵能漏下去,不致成蟲吃掉,紗網下要墊一層接卵紙,便于收集卵。如大規模飼養黃粉蟲時,可根據需要做一數量的木箱,在室內架起,進行立體飼養。
2.飼養管理 幼蟲飼養前,要先在飼養箱、盆等器具內放入紗網篩過的麩皮和其它飼料,再將黃粉蟲放入,幼蟲密度以布滿成器為宜。最后在上面放入菜葉,讓蟲子生活在麩皮、菜葉之間,任其自由采食。每隔一星期左右,換上新飼料。當幼蟲長到20毫米時,便可飼喂動物。一般幼蟲長到30毫米時,顏色由黃褐變淡。且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后期,會很快進入化腎階段。 初蛹呈銀白色,逐漸變成淡黃褐色。初蛹應及時揀出來集中管理,并調整好溫、溫度防止霉變。經12-14天,便羽化成蛾。將羽化出的蛾放在容器內喂給麩皮及青菜。經2周后,體色逐漸變成黑褐色,這時便開始產卵,在產卵盒下墊的紙上,要撒一層薄薄的麩皮,卵從網孔中落在下邊的麩皮中。約經7-10天便可孵化幼蟲。
3.注意事項 蟑螂、螞蟻、老鼠等會與黃粉蟲爭食飼料,也會咬傷蟲體。如有蟑螂、螞蟻出現時,可用“神奇藥筆”在其出沒的地方劃線。飼養室內嚴禁堆放農藥,也不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4.加工方法 當黃粉蟲長到2-3厘米時,除篩選留足良種外,其余均可作為飼料使用。使用時可直接將活蟲投喂家禽和特種水產等動物,也可把黃粉蟲磨成粉或漿后,拌入飼料中飼喂。一般喂豬適用蟲粉,水產動物和幼禽適宜喂蟲漿、鮮蟲等。 ①蟲粉 將鮮蟲放入鍋內炒干或將鮮蟲放入開水中煮死(1-2分鐘)撈出,置通風處曬干,也可放烘干室烘干,然后用粉碎機粉碎即成蟲粉。②蟲漿 把鮮蟲直接放入磨成蟲漿后,再將蟲漿拌入飼料中使用,或把蟲漿與飼料混合后曬干備用。
養殖條件與設備
1.飼養室 要求通風透光,冬季能取暖保溫。購入種蟲少時暫在居室一角飼養,多時要設專室,一般一間屋能養300盤蟲。溫度要求15℃-25℃,低于1O℃,蟲子不食不長,轉入休眠,能抗—10℃低溫。濕度要求60%-70%。室內要設溫度計與濕度計。蟲盤中央也需插溫度計測溫。
2.飼養盤、篩盤與托盤 飼養盤規格是50—60×40x19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釘纖維板。篩盤規格相同,底部用1厘米方木條釘上12目鐵紗網。托盤用比上述規格四周都大2厘米的纖維板,四周邊釘上約2厘米的方木條。飼養盤飼養幼蟲,篩盤放在托盤上,供蛹孵化及成蟲產卵之用。
3.篩子 規格為80x40x 8厘米,箱底釘上30目鐵紗網,用以篩大蟲糞。另一個篩柜釘上60目鐵紗網,用以篩小蟲或小蟲糞。
4.種蟲 購入優良種蟲十分重要,最好向有養殖經驗的單位購買,不但種蟲好繁殖率高,而且可以學到很好的養蟲技術與經驗。初購種蟲數量以孵化100團蛙卵,必需購入25公斤種蟲繁殖一代幼蟲喂蛙為標準,少則蟲量不足幼蛙餓死。最好分兩期購入,以備林蛙生長后期也有適齡黃粉蟲食用。
5.飼料 主要以麥扶子、青菜為飼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蘿卜、甘藍、土豆、瓜類、野菜。麥鼓于可以少量粗玉米面、米糠代替。如以麥麩子70%,糠皮19%,玉米面6%,餅粉2%。每100公斤混合料再加入多種維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克喂蟲更好。由于營養全面,黃粉蟲繁殖快而健壯,以其喂蛙也有利于林蛙的生長與繁殖。一般每3公斤麥麩,6公斤蔬菜可養出1公斤黃粉蟲,每公斤黃粉蟲的飼料成本4-6元.如青菜全是自己種植成本還能降低。
養殖技術
1.幼蟲養殖 首先是購入種蟲,開始每飼盤放入1公斤,摞放于15℃—25℃的室中。每天挑出死蟲。投喂3—4把麥麩,再喂2把切成條、塊狀的青菜。每5-7天用30目篩篩一次糞。出蛹后每天挑出,單放另一鋪報紙的篩盤中,等待羽化出成蟲產卵。
由卵孵化出的幼蟲,為黃白色,開始僅見麥麩蠕動,等見麥麩上有一層褐色蟲皮時,幼蟲達一齡,開始喂青菜,數量由少到多,以少有剩余為好。待蟲長到0.5厘米長,原盤中麥麩吃完時用細篩篩出蟲糞,每盤放小蟲0.5公斤左右,每次喂麥麩厚度不超過5厘米,過厚不透氣,過少增加喂料次數.1-2天喂一次青菜。青菜要切成1厘米左右的碎塊,每盤每次撒2—3把。每次以不?;蛏偈樵瓌t。蟲糞呈暗灰色粉末狀,沉于盤底,蟲小時用60目篩,蟲大時用30目篩,每周篩一次蟲糞,除去蟲皮及吃剩的萎蔫的菜類。隨著幼蟲長大,飼養密度應逐漸減少,飼料要逐漸增加。蟲達2-3齡時可喂當年孵化的幼蛙、4-5齡蟲可喂第二年幼娃。長到7齡后開始化蛹。
2.蛹期管理 幼蟲長到60—80天后老化幼蟲爬到飼料表層蛻皮化蛹。每天要把剛羽化的蛹挑出,化蛹不及時挑出易被幼蟲咬食死亡,死蛹也要及時挑出。挑出的蛹放入另一鋪報紙的篩盤中,最好每2天羽化的蛹放入一盤,使其同步羽化成蟲。蛹期3—10天。
3.成蟲的飼養 蛹期經過3-10天后羽化成成蟲,把成蟲篩盤放在鋪有一張報紙的托盤上,喂以麥麩與青菜,量不能太厚,最好每天一次。成蟲交尾產卵后每3-5天把已產卵托盤上的報紙撤出,把麥麩與卵抖落在一個飼養盤中,挑出混入的成蟲與幼蟲,每3—5張產卵報紙抖落一飼養盤中,把3-5張帶有卵塊的報紙,卵塊向下,蓋在上面,寫上日期摞在飼養室孵化。
4.卵的孵化 卵孵化最適溫度為21℃-27℃。濕度為50%-70%。溫度低延長孵化期,可適當加溫,溫度高時可在地面灑水增濕降溫。干燥時,還可在孵面蓋上菜葉,室內掛上濕布,切不可卵面噴水。濕度大時要通風,地面撒石灰或草木灰。
注意事項
1.飼料要新鮮,不霉不爛。
2.冬季麥麩放在外面,應提前取回,待與室溫相同時再喂蟲。
3.計算好養蟲時間、數量,使林蛙各期都有充足適齡的黃粉蟲。
4.注意消毒防病,門口經常用生石灰消毒,室內噴1ppm漂白粉。
5.冬季用溫度控制黃粉蟲生長,夏季用減少飼料控制生長,以調節蟲齡適合林蛙食用。
幾點改進
1.過去飼養盤放在架上,現改為摞放。
2.過去產卵篩下套一稍大的飼養盤,現改為四框高僅1-2厘米的托盤,既省木料又輕便。
3.木盤高度由8厘米改為10厘米,夏季隔一盤摞一盤,兩盤上下間距離10厘米,每天不用移盤,手伸入盤空間喂蟲,節省很多勞力。
4.種植高蛋白黃粉蟲專用青飼料“飼草王”,青草含蛋白質4%左右,種1畝地年收4次達2萬公斤??绅B1500—2500公斤幼蟲,增加喂菜量,減少麥麩量,可大量降低養蟲成本,由于“飼草王”營養成分高而全,又能加速黃粉蟲的繁殖。
5.黃粉蟲幼蟲達到老熟階段,體色變談、食量減少,爬到表層不愛活動,等待蛻皮化蛹,此時可把老熟幼蟲摟出,單放一盤中羽化,使化蛹時間集中,減少挑蛹用工,減少麻煩又降低成本。
6.蛹羽化成蟲時,把蛹放在一個比篩盤小的紙板上,紙板放在篩盤中稍稍墊起。羽化成蟲有避光趨暗習性,都自動爬出紙板而集中到下層篩盤中,減去挑成蟲麻煩。
7. 夏季高溫多濕蛹易大量死亡,可將幼蟲蛻的皮混于蛹中,減少厚度,可減少死亡率。
10. 黃粉蟲養殖技術教程視頻
金蟬1號蛋白蟲是新型食用蛋白蟲,是由我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經技術人員多年精心研究培育出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新型品種,體格大,色澤鮮艷,成蟲體長可達8公分左右,是有種蟲—蛹—蛾子—卵繁殖過程。營養價值高于普通大麥蟲的3倍左右。傳統的飼養方式省時、省力、好養、好管理、小投資大回報。
1、營養價值
含蛋白質65%,并含有多種糖類,氨基酸,維生素,激素。酶及礦物質磷,鐵、鉀、鈉、鈣等。
2、市場價值
主要用途:(1)提取蛋白粉和制作白蛋白原液,蛋白粉用于需要營養保健的兒童、中年和老年人。白蛋白原液用于重型監護室和受傷人士用。
(2)高等寵物飼料,例如;(魚類、龜類、鳥類、犬貓類等)。
(3)餐廳做高級菜肴給人們享用。
3、飼養方式
生命力強,不分區域地方一年四季均可養殖,只要家里有15平方米的地方都可以,溫度0攝氏度以上,濕度50%-60%.全年都可以繁殖。生長周期60天左右即可出售,繁殖速度快,每只可產300—500粒。
4、雜食性蟲
以麩皮、蔬菜、瓜果下腳料等為主,飼料來源廣泛,飼養成本低廉,適合我國各地居民飼養。
5、市場前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珍惜畜禽和特種水產動物的需求必將越來越大。當今市場上由于蛋白質飼料資源相當缺乏,因此,蛋白蟲的開發與利用,將會作為今后解決蛋白質飼料來源的主要方向。它不斷可以直接為動物提供蛋白飼料,也可以為人類提高蛋白食品。
6、投資少、見效快,效益穩,適應強,食量小,周期短,繁殖快,成活率高,一次投資可終身受益。
7、你來養,我來收,沒有后顧之憂。技術上門指導,學會為止,24小時電話,視頻全程教學養殖。上門收夠,無需來回奔波,坐等收錢。
8、投資一個單元16800元(農村戶口、大學生創業、退伍軍人創業可減3000/單元),包括種蟲。技術老師上門技術指導的費用,養殖的工具都包含在內,你在家里面準備一個10平方左右的空房子(只要不漏雨)就可以。一個單元一年的利潤就是6~8萬,和你簽訂有法律公正的回收合同,上門回收,現金結算。